隨著國民經濟整體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,審計信息化已成為審計事業發展的必然。為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,審計署做出了建設審計信息化工程的戰略決策,于1999年開始編制審計信息化發展規劃,于2001年正式啟動了“金審工程”。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新時期,審計機關辦公自動化日益普及,網絡遠程審計范圍逐步擴大,一線審計工作環境日趨復雜。目前,為全面掌握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總體情況,進一步加強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和管理,規范投資行為,提高審計效率,形成及時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,在組織審計實踐基礎之上,針對造價審計送審項目多,審計力量較為單薄的現狀,從實際出發,提出了開發政府性投資項目審計管理系統。
審計業務系統提出的目的是為了建設一個標準、合理、安全、開放、可擴展的,以建設項目及單項工程過程管理為核心的, 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管理系統,解決目前政府投資項目的項目信息系統存在“信息孤島”現象,將建設單位和中介機構的部分工作納入到系統中來,同時在各個職能部門及審計局之間形成一個有效的信息共享鏈,使系統成為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政府投資項目公共信息平臺,形成監督合力。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勢,實現實時的數據申報、傳輸、分析,實現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的全面升級。
通過從《國家投資項目動態監管系統》中調取和手工錄入數據,保證全面掌握政府投資項目基本情況,把握項目進度情況,確保為投資項目審計計劃的準確性;加快結算審計進度,加強中介機構結算審核進度控制;解決被審計單位送審資料不齊、確保送審資料的真實性;提高爭議問題解決效率與結算審核質量;完善中介機構、人員評價及考核體系數據庫;通過系統確保投資審計結算檔案管理的規范性;加強數據統計的及時性、準確性;實現各級投資項目審計工作的一體化管理和數據共享。
提供從政府投資項目批復立項、項目招投標、項目實施、項目跟蹤審計、項目結算審計、項目決算審計的過程化管理。從發改委投資項目監管系統、招標代理單位調取輔以手工錄入數據,保證全面掌握全市政府投資項目基本情況,把握項目進度情況,確保為投資項目審計計劃的準確性;加快結算審計進度,加強中介機構及專業審計人員審核進度控制;解決被審計單位送審資料不齊、確保送審資料的真實性;完善工程量勘驗體質,保證工程質量;提高爭議問題解決效率與審核質量;完善中介機構、人員考核及評價體系及審計費用結算體制;通過系統確保投資審計檔案管理的規范性;加強數據統計的及時性、準確性;加強典型項目案例公開共享學習宣傳工作;基于審計大數據分析潛在異常項目,做好預警預報及防范工作;實現省市縣各級協同審計和數據共享。